中耳炎可能引起内耳眩晕。中耳与内耳结构相邻,炎症扩散或压力变化可能影响内耳平衡功能,导致眩晕症状。
中耳炎分为急性和慢性,化脓性或非化脓性。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引发迷路炎,内耳淋巴液循环受阻,前庭功能紊乱,出现旋转性眩晕、恶心呕吐。分泌性中耳炎积液增加中耳压力,通过圆窗或卵圆窗影响内耳,导致闷胀感伴轻度眩晕。胆脂瘤型中耳炎侵蚀骨质,可能破坏半规管或前庭,引发顽固性眩晕。内耳微循环障碍或毒素刺激前庭神经,也是眩晕的常见机制。
出现眩晕需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跌倒。抗生素治疗感染期需足疗程,防止炎症扩散。眩晕发作时保持静卧,减少头部转动。听力检查、前庭功能测试和颞骨CT可明确病变范围。慢性中耳炎反复眩晕者需评估手术指征,如鼓室成形或病灶清理。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病原体逆行感染。眩晕缓解后需进行前庭康复训练,促进平衡功能代偿。合并耳鸣或听力下降提示内耳损伤,需营养神经和改善微循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