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保持呼吸道通畅、调整体位为半坐或侧卧、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环境通风并避免围观、及时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检查口腔是否有异物阻塞,若发现异物且可见时,可用手指小心勾出,避免将异物推入更深。对于婴幼儿,可采用拍背法或胸部冲击法帮助排出异物。若呼吸道因肿胀或痉挛导致阻塞,需尽快使用药物或器械辅助通气,不可延误。
2.调整体位为半坐或侧卧:呼吸困难时平躺可能加重症状,半坐位可减轻肺部压力,利于呼吸肌活动。侧卧能防止舌根后坠或呕吐物阻塞气道,尤其适用于意识不清的患儿。避免颈部过度弯曲或伸展,确保气道自然伸直。
3.清除口鼻分泌物:用吸球或干净纱布清理鼻腔及口腔分泌物,避免堵塞。若分泌物黏稠,可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后吸出。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损伤黏膜。对于痰液黏稠者,可适当拍背帮助排痰,但需避开脊柱及肾脏区域。
4.保持环境通风并避免围观:立即开窗或移至空气流通处,减少二氧化碳积聚。疏散围观人群,确保患儿周围空间开阔,降低紧张情绪对呼吸的影响。避免使用风扇直吹,防止冷空气刺激气道痉挛。
5.及时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无论症状是否缓解,均需尽快联系专业医疗人员。途中持续监测呼吸频率、唇色及意识状态,记录症状变化时间点。切勿自行使用镇咳或镇静药物,以免掩盖病情。
呼吸困难可能迅速恶化,任何延误都可能危及生命。避免喂食或饮水,防止呛咳。观察伴随症状如发热、皮疹等,协助医生判断。保持冷静,准确描述发病过程及既往病史,便于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