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脑积水需要及时就医,通过医学手段解除梗阻并引流脑脊液。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置分流管或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具体方案需根据病因和病情由专业医生评估决定。
梗阻性脑积水是由于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导致脑室内压力升高,可能由肿瘤、出血、感染或先天畸形引起。早期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视物模糊,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诊断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治疗关键在于解除梗阻原因,例如切除肿瘤或清除血块。若无法直接处理病因,需通过分流术将脑脊液引流至腹腔或其他部位,或采用内镜造瘘术建立新的循环通路。术后需密切监测颅内压及感染迹象。
梗阻性脑积水属于急症,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脑疝甚至死亡。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影像学及神经功能评估,观察分流管是否通畅或造瘘口是否有效。避免剧烈运动或头部撞击,防止分流管移位。感染是常见并发症,出现发热、切口红肿需立即就医。长期随访中,儿童患者需关注发育情况,成人需注意认知功能变化。饮食宜清淡,控制钠摄入以减少脑脊液分泌。家属应学会识别病情恶化征兆,如嗜睡、抽搐或瞳孔不等大,及时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