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平衡失调,常伴随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视觉模糊、出汗增多、面色苍白等自主神经症状,严重时甚至无法站立或行走。症状发作时可能持续数秒至数小时,少数情况下会反复发作或转为慢性。
眩晕症的病因复杂,可能涉及内耳前庭系统异常、脑部供血不足或神经系统病变。耳源性眩晕如梅尼埃病,常伴随耳闷胀感和波动性听力减退;中枢性眩晕多由脑干或小脑病变引起,可能出现复视、言语不清等神经症状。血压骤变、贫血或颈椎病也可能诱发眩晕,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发作期间头部位置变动可能加重症状,如躺下或起身时尤为明显。
出现眩晕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晕药物掩盖病情。诊断需通过听力测试、前庭功能检查或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急性发作期应保持静卧,避免突然转头或起身,防止跌倒受伤。长期眩晕患者需调整生活方式,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若伴随剧烈头痛、意识障碍或肢体无力,需警惕脑血管意外,立即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