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中耳乳突炎可采用抗生素治疗、手术引流、局部清洁护理、中药调理、物理疗法。具体分析如下:
1.抗生素治疗:中耳乳突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抗生素能有效抑制病原菌繁殖。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类或头孢类,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给药。疗程通常持续7至14天,避免过早停药导致复发。若出现耐药情况,需调整用药方案。
2.手术引流:当炎症引发脓肿或药物治疗无效时,需手术清除病灶。乳突切开术可排出脓液,减轻压力并促进愈合。术后需定期换药,防止感染扩散。手术适用于反复发作或合并颅内并发症的情况。
3.局部清洁护理:保持耳道清洁有助于减少分泌物堆积。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外耳道,避免用力掏耳。滴耳液如硼酸酒精可消炎杀菌,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护理期间避免进水,防止二次感染。
4.中药调理:中医认为中耳乳突炎与湿热有关,可选用清热解毒方剂,如龙胆泻肝汤。外敷金黄散能消肿止痛。中药需辨证施治,配合饮食调理,忌辛辣油腻食物。
5.物理疗法:超短波或红外线照射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适用于慢性期或术后恢复,但急性化脓期禁用。治疗需由专业人员操作,避免灼伤皮肤。
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观察听力变化。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细菌逆行感染。饮食宜清淡,保证充足休息。出现高热或剧烈头痛应立即就医,警惕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