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了幼儿急疹需保持冷静观察体温变化、及时补充水分预防脱水、物理降温避免酒精擦拭、避免抓挠皮疹防止感染、保证充分休息减少外出。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冷静观察体温变化:幼儿急疹通常伴随高热,体温可能骤升至39℃以上。发热期间需每2-3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记录波动情况。若体温持续超过38.5℃且精神萎靡,可考虑使用退热药物,但需严格遵医嘱。发热期一般持续3-5天,退热后皮疹出现即进入恢复阶段。
2.及时补充水分预防脱水:高热会导致体液大量流失,需少量多次喂温水、母乳或稀释的果汁。观察排尿次数和尿液颜色,若6小时内无排尿或尿液呈深黄色,提示可能存在脱水。可口服补液盐调节电解质平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引发呕吐。
3.物理降温避免酒精擦拭:体温上升期可用温水32-34℃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每次10分钟。禁止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拭,以免刺激皮肤或引发寒战。退热贴可辅助用于额头,但需避开眼周。若出现手脚冰凉,应保暖四肢促进血液循环。
4.避免抓挠皮疹防止感染:皮疹多为玫瑰色斑丘疹,无痛痒感,但可能因抓挠破损引发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避免使用刺激性沐浴产品。皮疹通常2-3天自行消退,无需特殊处理。
5.保证充分休息减少外出:发病期间免疫力较低,应居家静养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维持在24-26℃。暂停疫苗接种至痊愈后1-2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身体负担。
幼儿急疹具有自限性,若出现持续呕吐、抽搐或皮疹溃烂需立即就医。退热药物不可超量使用,不同成分退热药需间隔4小时以上。哺乳期母亲饮食宜清淡,避免海鲜等易致敏食物通过乳汁影响宝宝。密切观察精神状态比关注体温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