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感染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嗜肝DNA病毒,可引起肝脏炎症和病变。当人体接触到HBV后,病毒可能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体内,进而感染肝细胞。HBV感染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结局,有些人可能表现为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功能基本正常;而有些人则可能会出现急性肝炎,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症状,部分急性感染者可自愈;还有一部分人会转为慢性乙肝,长期的慢性感染可能导致肝脏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等严重后果。HBV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垂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如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皮肤黏膜损伤的物品,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对于HBV感染,预防是关键。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HBV感染,这是控制乙肝传播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对于已经感染HBV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乙肝病毒DNA、腹部超声等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应避免饮酒、过度劳累等可能加重肝脏负担的行为。如果病情需要,应及时进行抗病毒等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社会大众也应该提高对HBV感染的认识和了解,消除对乙肝患者的歧视,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HBV感染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