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上存在小伤口时,若接触梅毒螺旋体,感染风险取决于暴露程度与病原体活性。开放性伤口直接接触患者的黏膜或皮损分泌物如硬下疳、皮疹渗出液,风险显著增加;若仅暴露于完整皮肤或环境物品,风险极低。梅毒螺旋体无法穿透完整皮肤,但微小破损可能成为入侵门户。
梅毒传播需满足三个条件:传染源活动期患者、传播途径直接接触病灶及易感人群。一期、二期梅毒患者的皮损分泌物中含有大量螺旋体,传染性最强。若伤口新鲜且未结痂,接触后未及时清洁,感染概率可能达15%-30%。但若伤口已愈合或仅接触非活性体液如干燥分泌物,风险几乎为零。日常接触如握手、共用物品不会传播。
避免高危性行为如无保护性接触是预防核心。若发生暴露,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可降低风险。暴露后72小时内就医检测并预防性使用青霉素如苄星青霉素可阻断感染。需注意,梅毒潜伏期约3周至3个月,初期可能无症状,定期血清学检测如TPPA、RPR是确诊关键。任何疑似暴露后出现硬下疳、淋巴结肿大或全身皮疹,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处理伤口或依赖症状判断,早期治疗可完全治愈,延误可能导致神经或心血管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