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耳确实会导致听力下降。脓耳是指中耳腔内积聚脓液,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中耳是传导声音的重要结构,脓液积聚会阻碍声波正常传递,造成传导性听力下降。若感染持续存在,还可能损伤内耳毛细胞或听神经,导致混合性或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脓耳引起听力下降的机制与病理变化密切相关。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脓液充满鼓室,使听骨链活动受限;鼓膜因炎症肿胀或穿孔,影响声波振动传导。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导致听骨链腐蚀、鼓室硬化或胆脂瘤形成,这些结构性改变会进一步削弱声音传导效率。长期炎症产生的毒素可能通过圆窗膜渗透至内耳,损伤耳蜗毛细胞。儿童反复发作的脓耳还可能影响语言发育,因听力障碍导致学习能力下降。
出现耳痛、耳流脓伴听力下降时需及时就诊,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偏方。抗生素治疗需足疗程,防止转为慢性。鼓膜穿孔未愈合者应避免游泳,防止污水入耳加重感染。听力检查可明确损伤程度,必要时需行鼓室成形术或听力重建。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更需警惕并发症,如迷路炎或脑脓肿。日常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擤鼻时避免用力过猛,婴幼儿喂奶姿势要正确。听力持续减退需排查胆脂瘤等病变,避免不可逆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