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占位并不一定是肿瘤。膀胱占位性病变指通过影像学或内窥镜检查发现的膀胱内异常组织增生或肿块,其性质多样,可能为肿瘤性也可能为非肿瘤性。明确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病理检查综合判断。
膀胱占位性病变的病因复杂。肿瘤性病变包括良性肿瘤如膀胱乳头状瘤,以及恶性肿瘤如尿路上皮癌,后者占膀胱肿瘤的90%以上。非肿瘤性病变同样常见,例如膀胱结石、血凝块、炎性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结核性肉芽肿。某些情况下,膀胱壁增厚或黏膜水肿也可能被误认为占位。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可初步区分病变性质,但最终确诊依赖膀胱镜活检。例如,血凝块在影像中可能表现为占位,但冲洗后消失;而肿瘤性病变通常固定存在并伴有异常血管增生。
诊断膀胱占位时需注意鉴别假阳性结果。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有助于筛查恶性肿瘤,但敏感度有限。膀胱镜检查是金标准,可直接观察病变形态并取样。对于高风险患者如长期吸烟、接触化工原料者,即使初次检查阴性也需定期随访。治疗选择取决于病变性质:非肿瘤性病变可能仅需抗感染或碎石处理,而恶性肿瘤需手术、化疗或放疗。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检查结果,多学科协作可减少误诊风险。患者出现无痛性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早期干预显著影响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