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炎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典型症状包括肢体无力、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出现瘫痪。医生会根据病史、神经系统查体初步判断病变部位,再通过腰椎穿刺、核磁共振等进一步明确病因。
诊断脊髓炎时,核磁共振MRI是首选影像学检查,能够清晰显示脊髓病变的范围和性质。急性期脊髓炎在T2加权像上常表现为高信号,伴有脊髓肿胀。脑脊液检查有助于鉴别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病因,白细胞计数升高、蛋白含量增加提示炎症可能。部分患者需进行血清学检查,如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IgG检测,以排除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电生理检查如肌电图和诱发电位可评估神经传导功能,辅助定位病变。
诊断过程中需注意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脊髓血管病或肿瘤压迫。病史采集需详细询问前驱感染史、疫苗接种史及伴随症状。腰椎穿刺前需评估颅内压,避免脑疝风险。部分患者需动态随访影像学变化,避免漏诊早期病变。治疗前明确病因至关重要,感染性脊髓炎需针对性抗感染,自身免疫性则需免疫调节治疗。急性期密切监测呼吸功能,高位脊髓炎可能需呼吸支持。康复评估应早期介入,最大限度减少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