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压迫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反射异常。具体分析如下:
1.疼痛:脊髓压迫早期常见症状为局部脊柱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或放射性锐痛,咳嗽或用力时加剧。疼痛多出现在压迫节段对应的体表区域,逐渐向远端扩散。若压迫位于颈段,疼痛可放射至肩臂;胸段压迫多表现为束带样胸痛;腰骶段压迫常引起下肢或会阴部疼痛。
2.运动功能障碍:压迫导致传导束受损时,可出现肌力减退、肌肉萎缩或瘫痪。症状从压迫节段向下发展,初期表现为步态不稳、精细动作困难,后期可能完全丧失自主运动能力。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时肌张力增高,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则伴肌张力降低。
3.感觉异常:典型表现为压迫平面以下感觉减退或消失,包括触觉、痛觉及温度觉异常。部分情况出现感觉分离,如痛温觉丧失而触觉保留。患者可能主诉肢体麻木、蚁走感或束带样紧束感,症状多从远端向近端发展。
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常见大小便失禁或尿潴留,排便困难。会阴部皮肤感觉减退,男性可能出现勃起功能障碍。严重时伴有血压波动、皮肤干燥无汗等交感神经症状,提示脊髓整体功能受损。
5.反射异常:浅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深反射如膝腱反射亢进,可能出现病理反射阳性。脊髓休克期可表现为全部反射消失,恢复期转为反射亢进。
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诊治。影像学检查可明确压迫位置及程度,治疗方案需结合临床评估。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日常需注意保护脊柱,避免外伤或过度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