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的症状包括发热、多汗、关节痛、乏力、肝脾肿大。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布病引起的发热多为波浪热,体温逐渐升高后持续数天或数周,随后缓慢下降,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发作。发热时可能伴随寒战,但无典型规律性。部分患者表现为长期低热,容易被误诊为其他慢性疾病。发热是布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2.多汗:布病患者在发热期或退热时可能出现大量出汗,尤其是夜间盗汗较为明显。多汗与体温变化相关,但部分患者无明显发热时仍会出汗。这种症状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导致体力进一步消耗。多汗并非特异性表现,需结合其他症状排查。
3.关节痛:布病常累及大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等,表现为游走性疼痛或固定性疼痛。关节局部可能出现肿胀,但红肿热痛不明显。关节痛可反复发作,严重时影响活动能力。部分患者可能误诊为风湿性疾病,需通过实验室检查明确。
4.乏力:布病患者普遍存在乏力感,即使休息后也难以缓解。乏力与疾病消耗、营养不足及免疫反应有关,可能伴随食欲减退、体重下降。长期乏力会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导致抑郁情绪。乏力程度与病情轻重相关,需及时干预。
5.肝脾肿大:部分布病患者可能出现肝脾肿大,尤其是病程较长者。触诊可发现肝脏或脾脏轻度至中度肿大,可能伴随压痛。肝脾肿大提示疾病进展,需警惕并发症。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脏器受累情况。
布病症状多样且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诊断需结合接触史及实验室检查。避免食用未消毒的乳制品或接触病畜分泌物,出现疑似症状应尽早就医。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防止复发或转为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