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性尿路感染的治疗和护理包括药物治疗、对症处理、饮食调整、卫生管理和定期复查。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根据寄生虫种类选用针对性驱虫药物,如吡喹酮、甲硝唑等,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以避免复发或耐药。部分药物可能引起头晕、胃肠不适等副作用,用药期间需观察反应并及时反馈。重症患者可能需要联合用药或延长治疗周期。
2.对症处理:针对尿频、尿痛等症状可短期使用解痉药或碱化尿液药物缓解不适。若合并发热或细菌感染,需加用退热剂或抗生素。血尿明显者需卧床休息,必要时给予止血措施。
3.饮食调整:增加水分摄入以稀释尿液并促进寄生虫排出,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mL。避免辛辣、酒精等刺激性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以增强免疫力。
4.卫生管理: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并更换内裤。便后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寄生虫污染尿道。家庭成员需同步做好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5.定期复查:治疗结束后需多次复查尿液常规及寄生虫检测,确认病原体是否清除。若症状反复或检验结果异常,需调整治疗方案并进一步排查其他潜在疾病。
治疗期间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和排尿情况的变化。所有用药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中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