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肠炎和胃炎主要依据发病部位、症状表现及检查结果。胃炎病变集中在胃部,常见上腹疼痛、恶心呕吐;肠炎则影响肠道,多表现为腹泻、下腹绞痛。明确诊断需结合医学检查,不可仅凭症状自行判断。
胃炎主要由胃黏膜炎症引起,常见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或饮食不当。典型症状为上腹隐痛、饱胀感,进食后加重,可能伴随反酸、嗳气。肠炎则分为小肠炎与结肠炎,病因包括病毒、细菌感染或自身免疫异常,以腹泻、腹胀、肠鸣音亢进为主,严重时出现黏液便或血便。辅助检查中,胃镜可直观观察胃黏膜病变,粪便常规及肠镜则有助于肠炎诊断。
区分两者需注意症状细节与病程特点。胃炎疼痛多位于剑突下,与饮食关系密切;肠炎疼痛范围较广,常伴排便异常。自行用药可能掩盖病情,延误治疗。若出现持续呕吐、便血、高热或脱水,需立即就医。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注意食品卫生,规律作息以减少胃肠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