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主要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异常及姿势反射障碍。症状通常在婴幼儿期逐渐显现,严重程度因脑损伤部位和范围而异,可能伴随智力、语言、视觉或听觉等多方面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是核心表现,包括肢体僵硬或松软、自主运动减少、平衡能力差等。部分患儿出现不自主扭动或震颤,称为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痉挛型最常见,表现为肌肉紧绷、关节活动受限;肌张力低下型则肢体软弱无力。伴随症状可能涉及进食困难、流涎、癫痫发作,或感知觉异常如对疼痛反应迟钝。部分合并智力障碍,但并非所有患儿都存在认知问题。
早期识别至关重要,若发现婴儿抬头、翻身、爬行等里程碑明显落后,或肢体僵硬/过度松软,需及时就医评估。康复干预越早效果越好,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及语言训练。家庭护理需注意预防关节挛缩,定期进行康复锻炼;营养支持可改善吞咽困难患儿的生长状况。避免将运动障碍单纯归因于发育晚,延误诊断可能影响预后。同时关注心理健康,合理设定康复目标,减少继发性损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