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查出丙肝需要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和长期随访。丙肝病毒虽可能通过母婴传播感染婴儿,但早期发现并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降低远期肝损害风险。家长需保持冷静,避免盲目用药,严格遵循医嘱进行科学管理。
婴儿感染丙肝病毒需通过核酸检测确认是否为活动性感染。若检测结果为阳性,需进一步评估肝功能及肝脏超声等检查。目前针对婴幼儿的丙肝抗病毒治疗方案有限,部分药物需根据年龄、体重等调整剂量,且需严密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多数情况下,医生会建议在2-3岁后启动治疗,使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可达到较高治愈率。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病毒载量及肝功能指标,确保疗效并预防耐药性。
家长需注意避免婴儿接触他人血液或共用可能污染的器具,如指甲剪、牙刷等。母乳喂养并非绝对禁忌,但若母亲乳头破损或婴儿口腔有伤口时应暂停。日常护理中需加强营养支持,避免接种减毒活疫苗如麻疹疫苗直至病情稳定。家庭成员应筛查丙肝感染,杜绝交叉传播风险。治疗结束后仍需每半年复查一次,监测肝纤维化及肝癌迹象。保持与主治医生的沟通,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多数患儿经规范管理可获得良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