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扎透确实不好,需要严格控制针刺深度。传统针灸讲究得气而非穿透,过度深刺可能损伤内脏、神经或血管,造成不必要的医疗风险。专业针灸师会根据穴位解剖特点选择合适长度的针具,确保安全性与疗效的平衡。
针刺过深可能引发多种问题。肌肉丰厚处的穴位如环跳穴可刺较深,但胸背部穴位下方常有重要脏器,需严格把握深度。例如针刺风府穴过深可能伤及延髓,导致严重后果。现代解剖学多数穴位安全深度在0.5-3厘米之间,需结合患者体型调整。古代医籍《针灸甲乙经》早有刺中肺三日死等警示,说明深度控制自古受重视。
操作时需注意以下事项,选择有资质的医师,其熟悉人体解剖结构与进针要领;针刺前应告知医师自身特殊情况如凝血障碍;出现剧痛、触电样麻木或咳嗽需立即反馈,这可能是刺中异常结构的信号。针具消毒与一次性使用不可忽视,避免感染风险。孕妇、幼儿等特殊人群更需谨慎,部分穴位禁止深刺。合理控制针刺深度是发挥疗效的基础,盲目追求透刺反而违背针灸调和气血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