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泻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性状改变呈稀水样或蛋花汤样、伴随腹痛或哭闹不安、可能出现发热或呕吐、严重时出现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或皮肤干燥。具体分析如下:
1.排便次数明显增多:健康婴儿每日排便次数因年龄和喂养方式不同存在差异,母乳喂养新生儿每日可达5-8次。腹泻时排便频率显著增加,超过平日习惯的2-3倍,甚至每小时多次。次数增多的同时可能失去规律性,排便紧迫感明显,部分案例中排便动作可能伴随喷射状排出。
2.粪便性状改变呈稀水样或蛋花汤样:正常婴儿粪便为糊状或软便。腹泻时粪便含水量增加,呈现稀水样、蛋花汤样或带有黏液。部分案例可见粪便中漂浮未消化的奶瓣或食物残渣,气味可能比平日更酸臭。严重时粪便完全失去固体形态,仅排出黄色或绿色水样液体。
3.伴随腹痛或哭闹不安:肠道蠕动异常加快时引发阵发性肠痉挛,表现为间歇性腹痛。婴儿无法表达疼痛,多通过突然哭闹、蜷缩肢体或拒按腹部表现。哭闹常在排便前加剧,排便后短暂缓解。部分案例可见腹部鼓胀或肠鸣音活跃。
4.可能出现发热或呕吐:肠道感染引发的腹泻常伴随体温升高,热度从低烧到39℃以上不等。呕吐多出现在腹泻初期,呈喷射状或频繁少量吐奶。发热与呕吐并存时需警惕电解质紊乱,呕吐物若含胆汁或血丝需立即就医。
5.严重时出现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或皮肤干燥:持续腹泻导致体液大量流失,初期表现为尿量减少、尿色深黄,继而眼窝凹陷、口唇干燥。皮肤弹性下降测试时捏起腹部皮肤回弹缓慢,婴儿精神萎靡或嗜睡。重度脱水可能出现四肢冰凉、脉搏微弱等循环衰竭征兆。
发现婴儿腹泻需记录排便频率和性状变化,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物。母乳喂养可继续但需增加喂养频率,配方奶喂养可暂时稀释浓度。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出现持续呕吐、血便或意识改变应立即送医。密切观察体温和尿量,保持臀部清洁预防尿布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