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发烧需要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避免病情加重。体温超过38℃时,建议解开衣物包被散热,用温水32-34℃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同时保持室内通风,温度控制在24-26℃。若体温持续不降或出现嗜睡、拒奶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物理降温是新生儿发热的首选处理方式。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药物退热可能引发不良反应。温水擦浴时需避开胸腹部,重点擦拭皮肤皱褶处,每次持续10-15分钟。可配合使用退热贴,但需注意避开眼周和口鼻。适当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量,补充水分促进代谢。监测体温应使用电子体温计,每30分钟复测一次,避免使用酒精擦拭或冰敷等刺激性方法。
新生儿发热可能存在严重感染,需警惕败血症、脑膜炎等风险。物理降温期间如出现寒战、皮肤发花等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就医。严禁自行使用退热药物,尤其阿司匹林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发热需更谨慎,建议直接送医处理。就医时应详细记录发热时间、温度变化及伴随症状,便于医生判断病因。保持环境安静,避免过度包裹影响散热,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