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息肉本身属于良性病变,但若长期未处理可能诱发其他健康问题。息肉的存在可能增加局部炎症风险,影响生殖系统正常功能,甚至干扰生育或孕期健康。及时诊断和治疗能有效避免并发症发生。
宫颈息肉多由慢性炎症或激素刺激引起,表面脆弱易出血。持续存在的息肉可能成为感染灶,导致宫颈炎反复发作,上行感染还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炎。较大的息肉可能堵塞宫颈口,影响月经排出或精子通过,增加不孕风险。妊娠期息肉可能因激素变化而增大,增加流产或早产概率。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长期失血可能引发贫血。虽然癌变概率极低,但长期未处理的息肉仍需通过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
发现异常阴道出血、分泌物增多或同房后出血应及时就医。妇科检查配合阴道镜或超声可明确诊断,小型息肉可能在门诊直接摘除,较大或基底较宽的息肉需手术切除。术后需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1-2周,定期复查防止复发。备孕女性建议孕前处理息肉,孕期发现息肉需由医生评估风险。日常注意生殖卫生,控制慢性炎症,避免滥用激素类药物。40岁以上患者建议将息肉组织送病理检测,排除其他宫颈病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