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烧39.2度时,需及时采取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结合的方式控制体温。体温超过38.5度属于高热范畴,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惊厥或其他并发症,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与症状变化。
物理降温是安全有效的辅助手段。可准备温水32-34℃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体表热量。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寒战。同时保持环境通风,室温控制在24-26℃,穿着轻薄透气的棉质衣物。若手脚冰凉,可先用40℃左右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再继续降温操作。药物降温需按体重精确计算剂量,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是常用退热药,服药后需间隔4-6小时监测体温,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4次。
注意事项包括观察是否伴随皮疹、呕吐、嗜睡等异常症状,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或体温反复升至40℃以上需立即就医。退热期间多补充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脱水。退热药不可与复方感冒药同服,以免成分过量。物理降温时若出现寒战、面色发青需立即停止。有热性惊厥史或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时,应第一时间送医而非自行处理。退热后仍要监测48小时,警惕肺炎、脑炎等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