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的有效治疗需要根据病原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疟药物。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青蒿素类复方制剂、氯喹、奎宁等,其中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一线治疗方案。早期诊断和规范用药是确保疗效的关键,同时需结合对症支持治疗以缓解症状。
疟原虫对药物的耐药性是治疗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不同地区的疟原虫可能对特定药物存在耐药性,因此治疗方案需结合当地流行病学数据调整。例如,氯喹曾是治疗间日疟的首选药物,但在许多地区已出现耐药性,需改用青蒿素类复方或其他替代药物。对于重症疟疾,如脑疟或溶血性贫血,需静脉注射青蒿琥酯或奎宁,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间日疟和卵形疟患者还需服用伯氨喹以清除肝内休眠体,防止复发。治疗期间应确保足疗程用药,避免因症状缓解而自行停药。
治疗疟疾时需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和禁忌症。青蒿素类复方通常安全性较高,但可能引起轻度胃肠道反应或头晕;奎宁可能导致耳鸣、视力模糊等金鸡纳反应,需谨慎使用。孕妇、婴幼儿及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或选择特定药物。预防性用药适用于高疟区旅行者,但需避免与治疗药物混淆使用。同时,防蚊措施如蚊帐、驱蚊剂等可减少感染风险。出现发热、寒战等疑似症状时,应尽早就医并明确诊断,避免误诊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