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乙肝需要及时就医并接受规范治疗,同时调整生活方式以控制病情发展。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早期发现和干预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确诊乙肝后,应尽快到感染科或肝病专科就诊,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抗病毒治疗是控制乙肝的关键,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需严格遵医嘱长期服用。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载量、肝脏超声等指标,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需避免饮酒,减少肝脏负担;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乙肝患者需注意避免传染他人,家庭成员应接种乙肝疫苗。治疗期间不可擅自停药或换药,以免导致病毒耐药或病情反复。保持良好的心态对疾病恢复很重要,过度焦虑可能影响免疫力。若出现乏力、黄疸、腹胀等症状加重,需立即就医。乙肝虽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科学管理,多数患者可以长期稳定病情,维持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