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治疗以缓解症状、改善功能为主,需结合药物、康复及支持治疗。该病属于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病程较长,治疗重点在于控制免疫异常、促进神经修复,同时预防并发症。
药物治疗通常以免疫调节为主,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抑制异常免疫反应,部分患者对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IVIG或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反应良好。血浆置换适用于病情进展较快的患者,通过清除血液中的异常抗体减轻神经损伤。营养神经药物如维生素B族可辅助修复髓鞘。康复治疗至关重要,早期介入物理治疗能改善肌肉力量与活动能力,预防关节挛缩。呼吸肌受累时需监测肺功能,必要时使用无创通气支持。
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神经功能与药物副作用,长期使用激素需防范骨质疏松与感染。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营养支持需均衡,高蛋白饮食有助于神经修复。疫苗接种需谨慎,某些疫苗可能诱发病情波动。出现呼吸困难或吞咽障碍需立即就医。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预后差异较大,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但部分遗留轻微功能障碍。密切随访与个体化调整方案是长期管理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