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患者出现血尿通常提示疾病已进展至中晚期,尤其是伴随肾功能损害或肿瘤浸润泌尿系统时。血尿的出现通常与骨髓瘤细胞大量增殖、轻链蛋白沉积损伤肾小管、高钙血症或淀粉样变性等因素相关,可能意味着肿瘤负荷较高或已出现髓外浸润。
骨髓瘤的临床分期主要依据Durie-Salmon或ISS分期系统,但血尿并非分期的直接指标,而是疾病严重程度的间接反映。当骨髓瘤细胞浸润肾脏或膀胱、肿瘤压迫泌尿系统、合并肾结石或凝血功能障碍时,均可能导致血尿。尤其IgA型骨髓瘤更易因轻链沉积引发肾小球损伤。若血尿伴随持续性蛋白尿、肌酐升高或影像学显示骨质破坏,通常提示疾病已进入III期Durie-Salmon分期或高危组R-ISS分期。此时需警惕肿瘤进展至浆细胞白血病或髓外浆细胞瘤的可能。
确诊骨髓瘤合并血尿需立即评估肾功能、尿本周蛋白及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泌尿系统疾病。治疗上需强化控制原发病,如蛋白酶体抑制剂联合免疫调节剂,必要时行血浆置换或透析。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监测24小时尿蛋白及血钙水平。患者应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ml以上,定期随访尿常规及肾脏超声。若血尿突然加重或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需警惕泌尿系统血栓或肿瘤破裂出血,需紧急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