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查体需观察肢体活动能力、检查感觉平面、评估肌力与肌张力、测试反射功能、判断括约肌功能。具体分析如下:
1.观察肢体活动能力:通过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测试判断损伤平面以下是否存在瘫痪或肌力减退。要求患者完成抬臂、屈膝等动作,记录活动范围和力量差异。若四肢无法自主活动,需区分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损伤。
2.检查感觉平面:使用针尖或棉签从损伤平面以下逐节段测试痛觉、触觉及深感觉。明确感觉缺失或减退的边界,对比两侧差异。特别注意会阴部感觉,因其保留可能提示不完全性损伤。
3.评估肌力与肌张力:采用六级肌力分级法检查关键肌群,如肱二头肌、股四头肌等。观察肌肉萎缩或痉挛状态,记录肌张力增高或弛缓。肌张力异常可反映上运动神经元或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4.测试反射功能:叩诊腱反射如膝跳反射、踝反射,观察亢进、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阳性提示锥体束受损。浅反射如腹壁反射消失可能标志脊髓休克或传导束中断。
5.判断括约肌功能:询问排尿排便控制情况,检查肛门括约肌张力及自主收缩能力。导尿测定残余尿量,评估膀胱功能。失禁或尿潴留常见于圆锥或马尾神经损伤。
脊髓损伤查体需动作轻柔,避免加重损伤。动态监测体征变化,结合影像学明确损伤程度。注意患者体位摆放,预防压疮和关节挛缩。早期康复干预对功能恢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