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包括早期足量使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代谢紊乱、应用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对症支持治疗改善全身状态。具体分析如下:
1.早期足量使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化脓性脑膜炎确诊后需立即经验性使用能透过血脑屏障的广谱抗生素,常见选择包括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三代药物。待脑脊液培养结果明确病原体后调整为针对性用药,疗程通常持续2-3周。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脑脊液指标变化,确保炎症有效控制。
2.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颅内压升高是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需静脉注射甘露醇或高渗盐水快速脱水。严重者可联合呋塞米增强利尿效果,必要时行脑室引流术。密切观察瞳孔变化及意识状态,防止脑疝形成。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代谢紊乱:发热及呕吐易导致脱水与低钠血症,需根据血生化结果补充生理盐水或限制液体入量。纠正低钾、低钙等异常,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记录24小时出入量,避免补液过量加重脑水肿。
4.应用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地塞米松可减轻脑膜炎症渗出,减少听力损害等后遗症。宜在抗生素首剂前或同时给药,连续使用3-5天。注意监测血糖及消化道出血风险,尤其儿童患者需谨慎调整剂量。
5.对症支持治疗改善全身状态:高热时物理降温联合药物退热,抽搐者静脉推注安定控制发作。加强营养支持,昏迷患者需鼻饲喂养。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压疮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治疗期间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颅内压波动。观察有无精神症状或肢体活动障碍,警惕硬膜下积液等继发病变。康复期定期复查脑电图与听力测试,早期发现神经系统后遗症并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