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神经炎的治疗以缓解症状、促进前庭功能恢复为主,主要通过药物控制眩晕、呕吐,并结合前庭康复训练加速代偿。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头部剧烈活动。眩晕和呕吐症状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前庭抑制剂如抗组胺药异丙嗪、苯二氮䓬类地西泮减轻症状,但不宜长期使用,以免延缓前庭代偿。呕吐严重者可辅以止吐药甲氧氯普胺。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在发病早期可能有助于减轻神经炎症,但疗效尚存争议,需遵医嘱权衡使用。急性期过后,应逐步停用前庭抑制剂,尽早开始前庭康复训练,包括平衡练习、眼球运动训练等,以促进中枢代偿机制恢复。
治疗期间需避免突然起身或头部快速转动,防止跌倒。眩晕缓解后,部分患者可能遗留轻度平衡障碍或头晕,需坚持康复训练3-6个月。若症状持续超过半年,需排查其他前庭疾病如梅尼埃病、听神经瘤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使用激素时需监测血糖和血压。避免自行长期服用镇静类药物,以免抑制前庭代偿。饮食宜清淡,急性期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若出现听力下降、耳鸣或神经系统异常体征,需及时复诊排除其他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