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存在一定潜在风险和副作用,并非适合所有人群或情况。操作不当或过度使用可能导致皮肤损伤、感染或加重原有疾病,需谨慎对待。
刮痧过程中,反复摩擦皮肤可能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出现淤血或皮下出血。皮肤敏感或体质虚弱者容易出现明显疼痛、红肿,甚至局部炎症。若工具消毒不彻底,可能引发细菌感染,尤其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风险更高。某些特殊部位如颈部、脊柱周围血管神经密集,操作不当可能引发头晕、恶心等不适。患有血液疾病、严重心脏病或皮肤溃烂者刮痧可能加重病情,孕妇、经期女性也需避免特定部位刮痧。
进行刮痧前需确认自身健康状况,避免空腹或过度疲劳时操作。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或经验丰富的医师,确保工具清洁消毒。刮痧后注意保暖,避免受风,24小时内不宜洗澡或接触冷水。出现持续疼痛、发热等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刮痧并非治疗万能手段,严重疾病需结合现代医学诊断,避免延误病情。合理控制频率与力度,以皮肤轻微泛红为度,切忌追求过度出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