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热咳嗽的中医治疗以清热化痰、宣肺止咳为主,需根据具体证候选用相应方药或疗法。常见方法包括内服中药、针灸、拔罐等,旨在清除肺热、化解痰浊,恢复肺气宣降功能。
痰热咳嗽多因外感风热或内生痰浊郁久化热所致,表现为咳嗽痰黄黏稠、胸闷气促、舌红苔黄腻等。内服中药常用清金化痰汤、桑白皮汤等方剂,主药如黄芩、桑白皮、瓜蒌、浙贝母等,具有清热化痰、宣肺平喘之效。针灸可选肺俞、尺泽、丰隆等穴位,以泄热化痰。拔罐多在背部膀胱经施术,有助于疏通肺气、排出痰浊。饮食上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可适量食用梨、白萝卜等清热化痰之品。
治疗痰热咳嗽需注意辨证准确,避免误用温燥药物加重热象。痰热咳嗽与风寒咳嗽、阴虚咳嗽等证型不同,需仔细鉴别。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以免影响药效。若痰中带血或高热不退,提示病情较重,需及时就医。慢性咳嗽反复发作或伴有其他症状时,应排查是否存在肺部器质性疾病,不可单纯依赖中医调理。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应在医师指导下调整剂量或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