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早期症状通常包括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表现,可能伴随伤口周围刺痛、瘙痒或麻木感。这些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容易被忽视,但若近期有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史,需高度警惕。
早期症状出现后,病情可能迅速发展为更典型的狂犬病表现,如恐水、怕风、吞咽困难、烦躁不安等。恐水症是狂犬病的标志性症状,患者看到水或听到水声时可能出现咽喉肌肉痉挛,导致无法饮水。神经系统症状如幻觉、定向障碍也可能出现。从早期症状到严重发作通常持续2-10天,一旦发病,死亡率接近100%。
被疑似狂犬病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并尽快就医接种疫苗。即使伤口轻微或已结痂,仍需医疗评估。未全程接种疫苗者暴露后需及时补种,已接种者需加强免疫。避免接触流浪或野生动物,家养宠物应定期接种狂犬疫苗。早期干预是预防发病的关键,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