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炎的治愈性取决于具体类型和严重程度,多数情况下通过规范治疗可以痊愈。
耳膜炎分为外耳炎和中耳炎,外耳炎通常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耳痛、瘙痒或分泌物增多。中耳炎多见于儿童,常伴随感冒或过敏,症状包括耳痛、听力下降甚至发热。细菌性感染通常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或口服药物治疗,真菌性感染则需抗真菌药物。中耳炎若伴随积液,可能需要鼓膜穿刺或置管引流。早期干预下,症状可在1-2周内缓解,但反复发作或延误治疗可能转为慢性,增加治愈难度。
治疗期间需避免耳道进水,游泳或洗澡时使用防水耳塞。勿自行掏耳,以免加重损伤。抗生素需足疗程使用,不可随意停药。慢性中耳炎患者需定期复查听力与鼓膜状态,部分严重病例可能需手术修复鼓膜或清除病灶。儿童患者需关注是否伴随腺样体肥大,必要时需协同治疗。若出现剧烈头痛、高热或面瘫,提示并发症可能,需立即就医。日常预防包括保持耳道干燥、避免频繁掏耳,感冒时及时处理鼻塞以减少中耳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