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咽炎通常不属于严重疾病,多数情况下通过适当治疗和休息可以较快恢复。作为上呼吸道常见感染,病情轻重因人而异,但极少引发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及时干预可有效控制症状,避免疾病进展。
急性鼻咽炎主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鼻塞、咽痛、发热等。病毒性感染占多数,具有自限性,症状多在3-7天内缓解。细菌性感染可能伴随持续高热、脓性分泌物,需抗生素治疗。婴幼儿、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群体可能出现较重症状,如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需警惕中耳炎、鼻窦炎等并发症。血常规检查和咽拭子培养有助于鉴别病因。多数患者通过对症治疗如解热镇痛、鼻腔冲洗、雾化吸入等可显著改善症状。
患病期间需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加重病情。多饮水有助于稀释分泌物,清淡饮食减少咽喉刺激。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缓解鼻部不适。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剧烈头痛、颈部僵硬或皮疹等异常表现需立即就医。抗生素使用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导致耐药性。慢性病患者、孕妇等特殊人群出现症状应尽早咨询医生。预防方面,勤洗手、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可降低感染风险,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对部分病原体有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