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修补术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术修复受损或功能异常的心脏瓣膜,以恢复其正常功能的手术方法。该手术旨在修复瓣膜结构,使其能够正常开闭,从而维持心脏的正常血流。心脏瓣膜修补术通常适用于瓣膜病变较轻、瓣膜结构尚可修复的患者,相较于瓣膜置换术,修补术能够保留患者自身的瓣膜组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心脏瓣膜修补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因瓣膜类型和病变情况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关键环节。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通过胸骨正中切口或微创切口进入胸腔。心脏停跳后,外科医生会仔细检查瓣膜的结构和功能,确定病变部位和程度。对于二尖瓣或三尖瓣病变,常见的修复方法包括瓣叶切除、瓣环成形、腱索修复或置换等。对于主动脉瓣病变,可能需要进行瓣叶修复或瓣环加固。修复过程中,外科医生会使用缝线、人工材料或生物材料对瓣膜进行精细调整,确保瓣膜能够正常开闭。修复完成后,心脏重新跳动,外科医生会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瓣膜功能,确保修复效果满意。
心脏瓣膜修补术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仍需注意多方面事项。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服用抗凝药物或其他药物,预防血栓形成或感染。术后早期应避免剧烈活动,逐步恢复日常活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监测瓣膜功能和心脏健康状况。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控制体重、低盐饮食等,有助于降低心脏负担,促进术后恢复。如果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护理,心脏瓣膜修补术患者通常能够获得良好的长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