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的基础护理方法包括保持正确体位防止关节挛缩、定期翻身避免压疮、进行被动关节活动维持肌肉弹性、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吸入性肺炎、关注心理状态促进康复。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正确体位防止关节挛缩:偏瘫患者需保持肢体功能位,患侧上肢外展垫枕,下肢膝关节微屈。仰卧位时肩关节前伸,肘腕伸直,髋膝下放置软枕。侧卧位时患侧在上,肢体全部用枕头支撑。每2小时调整姿势,避免关节长期处于异常位置。使用支具或夹板固定关节于生理角度,尤其注意防止足下垂和肩关节半脱位。
2.定期翻身避免压疮:每2小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采用30度侧卧位交替。骨突部位如骶尾、足跟处垫减压垫,保持床单平整干燥。每日检查皮肤是否发红或破损,温水清洁后涂抹润肤剂。营养支持保证足够蛋白质摄入,增强皮肤抵抗力。使用气垫床分散压力,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3.进行被动关节活动维持肌肉弹性:从近端到远端依次活动各关节,包括肩肘腕髋膝踝。每个关节每日进行3组、每组10次的屈伸旋转运动,动作轻柔缓慢。活动范围以不引起疼痛为度,特别注意手指伸展和踝背屈。配合热敷或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静脉血栓。
4.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吸入性肺炎:进食时抬高床头30度,选择糊状食物,小口缓慢喂食。餐后检查口腔残留,用软毛刷清洁牙齿和舌面。吞咽困难者进行颊部和喉部冰刺激训练。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使用吸痰器。密切观察有无呛咳或发热等肺炎征兆。
5.关注心理状态促进康复:建立规律作息,提供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鼓励表达情绪,采用音乐、绘画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家属参与护理过程,避免过度保护或催促。根据恢复情况设定阶段性目标,及时肯定进步。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护理过程中需注意环境安全,移除障碍物,床栏随时拉起。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记录肢体活动度和皮肤状况。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控制盐糖摄入。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出现异常情况如肢体肿胀、疼痛加剧需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