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可以缓解牙痛引起的头痛。通过刺激特定穴位,针灸能够调节气血运行,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牙源性头痛的症状。临床常用合谷、颊车、下关等穴位,这些位置与三叉神经分支相关,能有效阻断疼痛传导。
牙痛引发的头痛多因炎症或神经压迫导致,针灸通过双重机制发挥作用。一方面,针刺直接抑制局部神经末梢的痛觉信号;另一方面,中枢神经系统释放内啡肽等物质,提升痛阈。针灸对牙髓炎、智齿冠周炎等引起的牵涉性头痛有效率可达70%以上。若配合风池、太阳穴等头部穴位,还能缓解血管痉挛性头痛。部分患者治疗后可立即感到疼痛减轻,但通常需要3-5次疗程巩固效果。
进行针灸前需明确病因,排除颅内病变或急性感染等禁忌症。凝血功能障碍、孕妇及晕针者应谨慎操作。治疗期间避免冷刺激或过度咀嚼,以防加重炎症。若针灸2-3次无效,需结合牙科检查处理原发病灶,如龋齿或根尖周炎。针灸后可能出现短暂酸胀感,属正常反应,但持续红肿需警惕感染。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无菌操作与准确定位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