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切除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脾脏破裂、脾功能亢进、脾脏肿瘤、脾脏囊肿或脓肿、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脾脏破裂:脾脏质地脆弱,受到外力撞击或穿刺伤时容易破裂,导致大出血。若无法通过保守治疗控制出血,需紧急切除脾脏以挽救生命。脾脏破裂后可能引发失血性休克,手术可迅速止血并避免腹腔感染。
2.脾功能亢进:脾脏过度破坏血细胞时,可能引发贫血、血小板减少等问题。切除脾脏可纠正血液成分异常,改善患者症状。脾功能亢进常见于肝硬化或某些免疫性疾病,手术需评估患者全身情况。
3.脾脏肿瘤:脾脏可能生长良性或恶性肿瘤,如血管瘤或淋巴瘤。肿瘤较大或恶性时,需切除脾脏以防止转移或压迫周围器官。术前需明确肿瘤性质,避免遗漏潜在风险。
4.脾脏囊肿或脓肿:脾脏感染或形成囊肿可能引发发热、腹痛等症状。若抗生素治疗无效或囊肿破裂风险高,需手术切除。感染性脓肿可能扩散至腹腔,手术可彻底清除病灶。
5.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脏是破坏异常血细胞的主要场所。切除脾脏可减少血细胞破坏,缓解疾病症状。手术前需评估患者对感染的抵抗力。
术后需密切监测感染风险,尤其是肺炎球菌等病原体易引发严重感染。定期接种疫苗可降低感染概率。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伤口裂开。长期随访血液指标,及时发现异常。饮食需均衡,促进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