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痛经的疼痛通常不会持续存在,其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往往与具体病因相关。多数情况下,疼痛呈现周期性,与月经周期同步出现,但若原发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疼痛可能逐渐加重或持续更久。
继发性痛经的疼痛特点取决于病因。常见原因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或子宫肌瘤等,均可能导致经期疼痛。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疼痛可能在经前开始并持续至经期结束,甚至影响非经期生活;而盆腔炎导致的痛经可能伴随长期下腹隐痛。部分疾病进展缓慢,疼痛会随病情发展逐渐加剧,但并非一直疼,而是呈现阶段性或周期性加重。及时诊断和治疗原发病是关键,例如通过药物抑制病灶生长或手术切除病变组织,疼痛可显著缓解。
注意区分继发性痛经与原发性痛经,前者需针对病因干预。若疼痛突然加重、经期外持续存在或伴随发热、异常出血等症状,需尽快就医排查严重疾病。长期未治疗的继发性痛经可能影响生育功能或导致慢性盆腔疼痛。日常记录疼痛规律、配合医生完成超声或腹腔镜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避免自行长期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规范治疗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