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具有一定的降低转氨酶作用。这一草本植物在传统医学中常用于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现代研究也发现其某些活性成分可能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从而间接影响转氨酶水平。
白花蛇舌草中的黄酮类、多糖及萜类化合物被认为具有抗炎、抗氧化和肝细胞修复作用。转氨酶升高通常与肝脏损伤或炎症相关,而该草药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氧化应激来改善肝功能。部分临床观察显示,肝炎或脂肪肝患者在联合使用白花蛇舌草后,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有所下降。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动物实验或小规模人群试验,尚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验证其确切疗效与作用机制。
使用白花蛇舌草需谨慎。该草药性寒,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体质虚寒者应避免单独使用。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复杂,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或药物性肝损伤等,需明确病因后结合规范治疗,不可依赖单一草药。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若与其他药物联用,需注意潜在相互作用,避免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出现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