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具体分析如下:
1.异烟肼:作为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通过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对繁殖期细菌效果显著。常规剂量为每日300mg,需空腹服用以增强吸收。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周围神经炎,联合维生素B6可预防。肝功能异常者需谨慎使用,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转氨酶水平。
2.利福平:利福平能阻断细菌RNA合成,对细胞内外的结核菌均有强效杀灭作用。成人标准剂量为每日450-600mg,空腹服用吸收更佳。该药可能导致尿液或泪液变红,属正常现象。需注意与多种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尤其影响避孕药和抗凝药效果。肝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3.吡嗪酰胺:吡嗪酰胺在酸性环境中对静止期结核菌有独特杀菌效果,是短程化疗的关键药物。常用剂量为每日20-30mg/千克体重。主要副作用为高尿酸血症,可能引发关节痛,需配合足量饮水。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禁用,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尿酸水平。
4.乙胺丁醇:乙胺丁醇通过干扰细菌RNA合成抑制结核菌繁殖,主要用于防止耐药性产生。成人剂量通常为每日15mg/千克体重。最需警惕视神经毒性,表现为视力模糊或色觉异常,用药前应检查视野和辨色力。肾功能减退者需减量,避免与铝制剂同服影响吸收。
5.链霉素:链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注射用药,对快速增殖的结核菌有快速杀菌作用。每日剂量不超过0.75克,需肌内注射。主要毒性为耳毒性和肾毒性,用药期间需监测听力及肾功能。孕妇禁用,老年患者应减少剂量。
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循联合用药原则,全程足量服药6-9个月,不可随意中断。出现皮疹、黄疸或严重胃肠反应应及时就医。服药期间避免饮酒,高蛋白饮食有助于药物代谢。密切观察视力、听力和关节症状变化,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胸部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