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和衣原体是两类结构简单、能独立存活的微生物,属于原核生物,可引起人类多种感染性疾病。支原体缺乏细胞壁,形态高度多变;衣原体为专性细胞内寄生,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两类病原体均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但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机制存在显著差异。
支原体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可自主繁殖微生物,其细胞膜含固醇使得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天然耐药。肺炎支原体是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体,生殖支原体则与尿道炎、盆腔炎相关。衣原体需依赖宿主细胞能量生存,沙眼衣原体不同血清型分别导致沙眼、性病淋巴肉芽肿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两类微生物感染后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出现顽固性干咳,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约70%为无症状携带,但可引发输卵管性不孕等严重后遗症。实验室诊断主要依赖核酸扩增检测,血清学检查对支原体肺炎有辅助价值。
预防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需加强个人防护,性传播途径感染应使用屏障避孕措施。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或四环素类抗生素,但亚洲地区已出现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耐药株。用药需完成规定疗程,性伴侣应同步治疗。免疫功能低下者需警惕衣原体肺炎复发,孕妇感染可能垂直传播导致新生儿结膜炎或肺炎。临床疑似病例应避免经验性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药物对无细胞壁病原体无效。定期筛查高风险人群有助于早期发现无症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