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护理需保持环境通风舒适、适当补充水分、避免过度包裹、监测体温变化、避免抓挠皮疹。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环境通风舒适:幼儿急疹期间需确保室内空气流通,温度维持在22-24℃,湿度控制在50%-60%。避免直接吹风,但需定期开窗换气。衣物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材质,减少闷热感。环境安静有助于缓解烦躁情绪,促进休息。
2.适当补充水分:发热期间水分流失加快,需少量多次喂温水或母乳。若出现食欲下降,可给予米汤、稀释果汁等易消化液体。观察排尿次数和颜色,确保每日尿量正常。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防止胃肠不适。
3.避免过度包裹:发热时切忌捂汗,以免体温进一步升高。根据体温调整衣物厚度,以手脚温暖、颈背部微汗为宜。退热期可能伴随寒战,可暂时增加薄毯,但体温稳定后及时减少覆盖物。
4.监测体温变化:每2-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38.5℃以下优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超过38.5℃需遵医嘱使用退热药。记录发热时间和热型,就诊时提供详细数据。若持续高热超过72小时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
5.避免抓挠皮疹:出疹期皮肤可能出现瘙痒,修剪指甲并保持手部清洁。皮疹无需特殊处理,避免使用刺激性药膏或搽剂。洗澡水温不宜过高,轻柔擦干皮肤。若皮疹破溃可局部涂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
护理期间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出现抽搐、呼吸急促或皮疹异常扩散需及时就医。退热后仍可能有疲倦感,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接触其他患病儿童,减少交叉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