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常用治疗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具体分析如下:
1.异烟肼:异烟肼是治疗肺结核的核心药物,具有强效杀菌作用,尤其对活跃繁殖的结核分枝杆菌效果显著。常规剂量为每日一次口服,疗程通常持续6个月以上。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损害和周围神经炎,需定期监测转氨酶水平,必要时补充维生素B6预防神经毒性。对药物过敏或严重肝病患者禁用。
2.利福平:利福平通过抑制细菌RNA合成发挥抗菌作用,与异烟肼联用可增强疗效。常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和肝毒性,服药期间尿液可能呈橘红色属正常现象。需空腹服用以提高吸收率,避免与避孕药同服降低药效。活动性肝炎患者慎用。
3.吡嗪酰胺:吡嗪酰胺在酸性环境中对潜伏菌群有独特杀灭效果,多用于强化期治疗。主要不良反应为高尿酸血症和关节痛,需监测尿酸水平并增加水分摄入。肝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痛风患者慎用。
4.乙胺丁醇:乙胺丁醇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作用,常用于耐药性较低的初治患者。主要风险为视神经炎,表现为视力模糊或色觉异常,用药期间需定期眼科检查。儿童及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使用。
5.链霉素:链霉素属于注射用氨基糖苷类,适用于重症或耐药肺结核。需严格监测听力及肾功能,避免与其他耳毒性药物联用。孕妇禁用,老年患者应减量。
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中断治疗。定期复查肝功能、血常规及影像学评估疗效,出现皮疹、黄疸等严重反应立即就医。保持均衡饮食与充足休息,避免传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