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病毒复制活跃度以及肝功能状况制定个性化方案。目前主要采用抗病毒治疗、保肝护肝、调节免疫等综合手段,目标是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延缓疾病进展。早期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部分患者甚至可实现临床治愈。
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核心环节。核苷酸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和干扰素是常用药物,能显著抑制病毒复制。核苷酸类似物需长期服用,耐药性低且副作用较小;干扰素适用于特定人群,疗程固定但可能引起流感样症状。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HBV-DNA、肝功能等指标,评估疗效并及时调整方案。对于肝硬化或肝癌高风险患者,需加强抗纤维化治疗和肿瘤筛查。保肝药物如甘草酸制剂可辅助缓解炎症,但不可替代抗病毒治疗。
乙肝患者需严格戒酒,避免加重肝损伤。饮食应清淡均衡,控制高脂食物摄入。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对肝脏有毒性成分的保健品或偏方。接种乙肝疫苗可预防其他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密切接触者应筛查乙肝抗体,必要时补种疫苗。治疗期间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对病情控制至关重要,社会应消除对乙肝感染者的歧视,为其提供平等就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