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P甲胎蛋白的正常值范围通常为0-20ng/mL。这一指标在不同实验室可能略有差异,具体参考值需以检测报告标注的区间为准。AFP是胚胎期肝脏和卵黄囊产生的一种糖蛋白,成年后血清中含量极低,但在肝癌、生殖细胞肿瘤等疾病中可能显著升高,因此常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临床筛查和监测。
AFP检测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肝癌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约70%-90%会出现AFP水平升高,尤其是数值持续超过400ng/mL时,诊断意义较大。妊娠期妇女AFP会生理性升高,通常在妊娠16-20周达到峰值,但异常增高可能与胎儿神经管缺陷相关。其他如肝炎、肝硬化等良性肝病也可能导致AFP轻度升高,需结合影像学和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检测AFP时需注意避免溶血或脂血样本,以免干扰结果。孕妇、肝病患者或长期饮酒者应提前告知医生,以便评估结果的临床背景。AFP轻度升高不一定提示恶性病变,需动态观察并结合超声、CT等检查进一步排查。约30%肝癌患者AFP可能始终正常,因此单一指标阴性不能完全排除肿瘤风险。对于高危人群如乙肝携带者,建议每6个月联合AFP与肝脏超声进行常规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