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激素6项检查包括促卵泡生成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泌乳素、雌二醇、睾酮、孕酮。具体分析如下:
1.促卵泡生成激素:由垂体前叶分泌,主要作用是促进卵泡发育和成熟,在男性中则促进精子形成。检查数值可反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数值异常可能提示卵巢或睾丸功能减退、垂体病变等。检测通常需在月经周期特定时间进行,结果需结合其他激素综合判断。
2.促黄体生成激素:垂体分泌的另一种重要激素,与促卵泡生成激素协同调控性腺功能。在女性中触发排卵并促进黄体形成,男性中刺激睾酮分泌。数值异常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垂体功能亢进或低下相关。动态检测有助于判断排卵时间或评估性腺功能状态。
3.泌乳素:主要由垂体分泌,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水平升高常见于垂体瘤、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药物影响,过高可能导致闭经或不孕。检测需避免应激因素干扰,如抽血前需静息30分钟以确保结果准确。
4.雌二醇:卵巢分泌的主要雌激素,维持女性第二性征和月经周期。水平变化可反映卵泡发育状况,数值过低提示卵巢功能衰退,过高可能与肿瘤或激素分泌异常有关。检测需结合月经周期阶段分析。
5.睾酮:男性主要性激素,由睾丸分泌,女性肾上腺和卵巢也少量分泌。过高可能导致女性多毛、痤疮,男性则可能提示睾丸功能异常。检测需区分游离睾酮与总睾酮,临床常用于评估性早熟或多囊卵巢综合征。
6.孕酮:由卵巢黄体分泌,维持子宫内膜稳定以支持妊娠。水平在排卵后升高,数值不足可能导致月经紊乱或流产风险增加。检测常用于评估黄体功能或辅助诊断早期妊娠异常。
检查前需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部分项目需根据月经周期选择合适时间,近期服用激素类药物需提前告知医生。抽血时间建议在上午8-10点,以减少昼夜波动影响。结果解读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不可仅凭单一指标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