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鼻窦炎有一定缓解作用,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中医理论认为,鼻窦炎多因外感风寒、肺脾气虚或肝胆湿热导致鼻窍不通,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从而改善鼻塞、头痛等症状。临床常用穴位包括迎香、印堂、合谷等,配合艾灸或电针效果更佳。
现代针灸能调节免疫功能,减轻鼻腔黏膜炎症反应。部分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后,鼻窦分泌物减少,通气功能改善,尤其对慢性鼻窦炎效果较明显。但需注意,针灸无法完全替代药物或手术,急性化脓性鼻窦炎仍需抗生素治疗,严重病例可能需手术引流。针灸疗程通常需10-15次,疗效因人而异,需结合体质辨证选穴。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自行施针引发感染或气胸等风险。孕妇、出血体质患者及面部严重感染者不宜针灸。治疗期间应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注意保暖防寒。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就医排查并发症。针灸配合鼻腔冲洗、中药熏蒸等疗法,可提升整体效果,但需在医生指导下综合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