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以面部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于三叉神经受到压迫或损伤引起。常见病因包括血管压迫神经、多发性硬化、肿瘤或囊肿压迫,以及神经本身退行性变。疼痛通常突发突止,呈电击样或刀割样,多发生于面部一侧。
血管压迫是三叉神经痛最常见的病因。颅底血管异常迂曲或硬化后,可能对三叉神经根部造成机械性压迫,导致神经脱髓鞘改变,引发异常放电。多发性硬化患者因神经髓鞘破坏,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颅底肿瘤、动脉瘤或囊肿等占位性病变直接压迫神经时,同样会导致疼痛发作。年龄增长引起的神经退行性变,或外伤、手术造成的神经损伤,都可能成为诱因。部分病例与家族遗传倾向有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确诊三叉神经痛需排除牙源性疼痛、偏头痛等其他疾病。典型症状为触摸面部特定区域触发点诱发剧痛,患者常因恐惧发作而减少进食或说话。药物治疗首选卡马西平等抗惊厥药,但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微血管减压术对血管压迫病例效果显著,伽马刀等神经阻滞疗法适用于不耐受手术者。日常需避免冷风刺激、过硬食物等诱发因素,发作时可用温毛巾敷面缓解。若疼痛性质改变或伴随其他神经症状,需警惕继发性病因,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