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确实会增加宫外孕的风险。盆腔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女性上生殖道炎症,常见病原体包括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炎症反复发作可能导致输卵管粘连、堵塞或功能受损,使受精卵无法顺利进入宫腔着床,从而滞留在输卵管等异常部位,形成宫外孕。
盆腔炎对输卵管的影响是宫外孕风险升高的关键因素。炎症发作时,病原体可沿生殖道黏膜上行感染,引发输卵管充血、水肿及炎性渗出。若未及时治疗,炎症转为慢性后,输卵管黏膜可能遭到破坏,纤毛摆动功能减弱,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即使输卵管未完全堵塞,其蠕动能力下降也会延缓受精卵运输,增加着床于输卵管的概率。盆腔炎导致的盆腔粘连可能改变输卵管解剖位置,进一步干扰受精卵正常移动。
预防盆腔炎及降低宫外孕风险需重视生殖健康。及时治疗阴道炎、宫颈炎等下生殖道感染,避免病原体上行扩散。性生活时正确使用避孕套可减少性传播感染风险。出现下腹痛、异常分泌物或发热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并完成足疗程抗生素治疗,防止炎症慢性化。计划怀孕前可通过输卵管造影或超声检查评估输卵管通畅性。既往有盆腔炎或宫外孕史者,妊娠早期需密切监测,通过血HCG及超声排除异位妊娠。